观澜有田园风光,还有碉楼,白墙黛瓦,具有及其浓厚的人文气息和艺术氛围。深圳观澜碉楼很有看点,快来跟随我了解了解!
碉楼,又被深圳客家叫做炮楼,多建在村口开阔地带,既为防御作用而计,又是主人财富地位象征。如今时过境迁,古旧也不乏精美的碉楼,作为文化遗迹,主要价值已经变为观光所所用。
而在深圳,保存最为完好、规模最大的碉楼群,当在龙华新区观澜办事处境内。这里的近120座碉楼,有出镜率最高的版画村碉楼,也有曾经全市最高的成昌楼,而且还建起了第一座碉楼广场。假如您想来看这一古老的文化遗存,又不想长途去到开平等地,那来观澜就对了。
观澜老街:碉楼群中有故事
观澜老街一带的观澜河两岸,有着分布集中的碉楼群,成昌楼和红楼,应是其中最著名的两座。
方形、8层高、墙面土灰、位于闹市,22米的成昌楼是观澜最高的炮楼,是上世纪30年代华侨所建。上世纪40年代,成昌楼曾作为国民党军事设施存在,长期驻扎着观澜联防队大队长陈镜辉的一个排,今日炮楼上布满墙体的弹痕依然清晰可见,顶部两个枪眼周边因遭子弹密集射击,便是那个时代的象征。解放战争时期,还曾有游击队情报员被囚于成昌楼中,他们为求自救放火烧楼破坏楼梯等待援救,结果终因力竭牺牲。直到今日,碉楼楼体上依然有大火遗迹。
与成昌楼一街之隔,观澜古寺旁的红楼,立于观澜河边显得颇为惊艳。红楼的得名,源于其通体红色的墙壁。当过娱乐场所,做过街边店铺。在当地老年人回忆中,红楼前歌舞升平、人流不息的印象,如今依然清晰如昨。而在繁华往昔背后,如今的红楼已经归于平静。
观澜版画村:双子碉楼出镜最多
一处各家古村、一片油菜花、两座对应的碉楼,这是观澜版画基地的标志景色。说到深圳出镜率最高的碉楼,当属这里的双子楼莫属。在大水田陈姓人印象中,这里就是他们美好的回忆,小时候就经常和玩伴一起,爬上高高的炮楼眺望四周,找出哪里是自己家所在。碉楼下老屋的风景,就是最美的家园。
如今,约有百年历史的两座6层高碉楼,早已被封闭保护起来。每当楼前的油菜花盛开之时,两座碉楼掩映着原始瓦房、正对着油菜花地的风景,应该是深圳碉楼最美的一幕写照。“很多摄影师一要拍碉楼,就必定会找到版画村”,观澜文体中心的胡晨辉如此自信的说道。
观澜松元厦:全市首个碉楼广场
2012年底到2013年,观澜松元厦社区,陆续有4座碉楼被整体平移,当时场景震惊全市。事实上,三合土夯实墙式的典型客家风格,有着百年历史的4座碉楼是幸运的。由于旧城改造工作需进行,同时希望能将碉楼保存完整,相关方研究后行此全市首举。
如今,各自被平移几十到两百米不等的距离后,4座碉楼相对而立,已经成为观澜一处新景色。深圳首个碉楼广场的诞生,一方面证明城市更新与文物保护并不矛盾,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古老碉楼的一次新生。建于民国时代的碉楼,现于目前的碉楼广场,新旧结合相得益彰。
交通指南
观澜版画村
下梅观高速后沿观光路行驶,至高尔夫大道左转直走,到裕新路(对侧为环观南路)左转,一直向里便可在路右侧看到观澜版画基地大标牌。
成昌楼、红楼
从市内沿梅观高速行至观澜出口,下高速后沿观光路到桂花路向南右转,再到沿河路右转即可看到观澜老街所在,以红楼、成昌楼为代表的碉楼群便浮现眼前。
松元厦碉楼广场
位于观平路和观澜大道交会处附近,由梅观高速沿观光路到高尔夫大道右转,行至与观平路交会处,询问即可知其所在。
结语:深圳观澜碉楼极具观赏性,水塘、古井、宗祠、碉楼,构建成独特的客家居住风情。不可错过!
惠小驴旅游网更多推荐:
① 本文内容和图片为游客:“寂寞烟圈” 分享提供,内容和图片仅供学习、参阅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
②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内容和图片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,不代表本网观点,本网不承担此类内容和图片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。
③ 本网内容和图片如有侵权,或有不符合事实,或影响到您利益,或其它任何问题,请及时告知,本站立即删除。谢谢监督 特别注意:本站所提供的摄影照片,插画,设计作品,如需使用,请与原作者联系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