肇庆四会贞山位于四会市城区的西南面3公里处,山高649米,风景区内林木葱茏,山清谷幽;清泉瀑布,云蒸雾蔚,有如人间仙景。
唐朝年间,贞山原名广正山,因有“文氏贞女在此升仙”之说而改名贞山。贞山能闻名岭南,除了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之外,还与文氏贞仙之传说有很大的关系。
贞山内有三池,瀑布飞流,四时不绝,龙池傍有石坛,侧有修竹美树。崖边有一潭名曰“化身潭”,潭水深澈,溪间产有平尾仙螺,谷称“无笃田螺”,有鱼身半白半褐色的仙鱼,俗称“煎炒鲫鱼”。山上还有麻蓝,水碗、梳妆镜等幻形石,亦传为仙迹。
相传唐贞元十七年(公元801年)九月九日,文民贞女升仙,乡民有山下妙虚宫故址建贞烈祠,又称贞烈仙祠,立肖像祭祀文仙,晨香夕灯,岁时不懈,逢重佳节,游人甚众。
现有景区建有牌坊,望乡亭、贞仙祠、天音塔、上同梯级路、植有竹树美桑,山前建商业街、宾馆、疗养所等旅游设施。
每年秋季,天然景物引来大批"天上人参"--禾花雀,经过精心炮制,这又是一番风味别具的味觉享受。
山上有三池,瀑布飞流,四时不绝。龙池旁有石,侧有修竹下垂,风至常自扫。据传在此求雨取应,泽润民生。山间有摩崖勒一联云:“麻缕纺何年,一片冰心尘不染;鱼螺传古迹,千寻潭影月同清”。崖旁有潭日:化身:,水深澄澈。溪涧有平尾仙螺,俗称“无笃石螺”;有半边褐色仙鱼,俗称“煎鲫鱼”。山上有麻蓝、水碗、梳妆镜等幻形石,亦传为仙迹。千多年前,曾建贞烈祠,以祀文仙。虽屡塌屡修,但终致颓废。
今山下重建贞仙祠,高洁幽静。乡民祭祀,接踵而来;四方游客,慕名纷至。祠前六角亭,可供歇憩。祠右和尚冈矗立的天音塔,雄伟壮观。扶摇登临,眺望远山近色,令人心旷神怡。巍峨的塔姿与肃穆的仙祠,互相辉映。山麓开有果木园,分别栽种柑桔、荔枝、桃李、乌榄、竹子和白花油茶。花发果黄,清香四溢,使人赏心悦目。今日的贞山,有新筑四人至肇庆的公路经过山前。结伴寻幽探胜者络绎不绝,每至重阳佳节,登高人群数以万计。
景区峰峦叠翠,曲涧澄潭,蔚然深秀。每当雨过天睛,漫山清翠岚光,早在明朝就有“贞山雨霁”之美誉。
现在景区建有贞仙祠、天音塔、竹林明堂、六祖寺等,山前建有商业街、宾馆、疗养所等旅游设施。
① 本文内容和图片为游客:“雨娟” 分享提供,内容和图片仅供学习、参阅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
②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内容和图片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,不代表本网观点,本网不承担此类内容和图片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。
③ 本网内容和图片如有侵权,或有不符合事实,或影响到您利益,或其它任何问题,请及时告知,本站立即删除。谢谢监督 特别注意:本站所提供的摄影照片,插画,设计作品,如需使用,请与原作者联系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