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圳出发
您好,欢迎来到惠小驴旅游梦想世界!
首页 > 游人游记 > 厦门永定土楼一日游,深入客家人的民居
厦门永定土楼一日游,深入客家人的民居
作者:创造自己    出游时间:2012-11-28
康辉旅游公益分享平台
收藏 0 推荐 0 浏览 0

  从厦门出发,到永定土楼需要三个半小时的车程。我们是从早七点钟开始出发,十点半就到了永定土楼。

  虽然已经是仲秋,中午的太阳还是非常炙热的。站在振成楼的前面,我深深地被这楼的恢弘气势所震撼了。我们要求导游先对眼前这座气势磅礴的建筑物做一个简单的介绍,然后才敢进去深入了解它。在附近找了个有树的阴凉的地方,大家围着导游坐着,认真地听她讲解关于这座客家土楼的历史。像这种有悠久历史的东西,如果没有导游的讲解,我是没能力看出这有什么意义的。

  振成楼,俗称官帽楼,也叫八卦楼。

  称官帽楼的原因是:加上圆楼外东西两边的半月形馆,整个建筑的造型就象一顶古代的乌纱帽。

  而叫八卦楼则是:振成楼是按八卦原理结构建成。将建筑分成八等分,成为八卦。卦与卦之间用青砖砌成防火墙。每卦关门就是一个独立的空间,开门则联成整体。

  振成楼还是楼中楼的格局。外楼高四层,一层作厨房,饭厅,厕所,浴室等人用的设施,同时也是养猪,养鸡的地方。二楼用来存放粮食,三楼四楼才是人住的地方。

  内楼高二层,内有石雕柱脚,木刻门面,有琉璃瓦当和窗户,二楼走廓紧联着全楼的中心大厅。

  中间的大厅,是整个楼的中心,也是楼内的公共场所。用作议事,宴客,并可兼作戏台。看戏的人就坐在内楼的二楼上。

永定土楼

  在这用广角镜头才能照出土楼的全貌,我的镜头不是广角的,所以乌纱帽的两只耳朵没照全。

永定土楼

  这张是从网上借的图片。能很清楚的看清楼的结构:外楼,内楼和大厅。

永定土楼

  站在大厅看正门,内楼二楼的观戏台,中间部分比两侧要高出六公分,这是客人观戏的坐位,主人坐两边。表示在楼内客人的地位比主人高。充分显示客家人的好客。二楼走廓的栏杆是用铸铁铸成,是梅兰菊竹的吉祥图案。

永定土楼

  大厅的结构。最神奇的是那四根大理石的柱子,在深山密林里,在当时的科技条件下,一人不能抱且高达数尺的石柱要怎样的智慧才能砌成。

永定土楼

  在楼内看外楼的内景。

  振成楼的内容不是随个游行团就能了解清楚的,他的博大精深,他的设计精妙,他的建造奇特,是一部很深很深的书,需要静下心来,象对待《红楼楼》一样进行细细的品读才行。

  导游提纲挈领的讲解,我们走马观花式的参观。被誉为土楼王子的振成楼在半小时内就被扫光。另外还有两栋楼等着我们的光临。

永定土楼

  福兴楼,是地导的家。地导很热情地邀请我们去她家品茶,泡茶的人是她老公。

永定土楼

  福兴楼比振成楼简单得多,只有外楼,没有厅。站在楼中心看天空,是一个方形的蓝天。

永定土楼

  不知她家是不是旅游点,楼内是原汁原味的,没有任何装饰。她们夫妇原来住在楼上,现在搬到一楼来住。原因是楼上没有卫生间,这是土楼的唯一缺点,好象也是难以忍受的一个缺点。

永定土楼

  第三个参观的是福裕楼。这是一栋长方形的土楼,由三栋方楼组成,是林氏三兄弟合伙建成,三兄弟一人一栋,因三兄弟中老三成就最大,出资最多,中间一栋由老三居住,并没象传统意义上的老大居中,这楼栋的历史比振成楼久。振成楼由老三的次子林鸿超所建。

永定土楼

  三栋楼外看有三个门,是独门独户,其实内部栋与栋之间是相通的,是一个整体。

永定土楼

  楼内风景。

  三栋楼的参观,福兴楼耗时最多,福裕楼更是蜻蜓点水。时针指向中午一点,肚子在提意见,大家急匆匆的跟着导游往吃饭的地点跑,我意犹未尽,拿着相机,边跑边将想留下的美景收入我的镜头中。

永定土楼

  河对面的圆土楼。依山傍水。

永定土楼

  半圆形的土楼。

永定土楼

  村头生机勃勃的古树。

永定土楼

  方形的土楼。

永定土楼

  残缺的土楼。

永定土楼

  残缺的土楼里还是有居民在里面居住。那点残缺的部分是对他们的生活根本不造成任何影响,土楼本身非常坚固,更加不会有倒塌的安全隐患。

  这次厦门之旅让我从永定土楼中更加了解客家民族的历史,也算是一堂历史课吧。

【免责申明】

① 本文内容和图片为游客:“创造自己” 分享提供,内容和图片仅供学习、参阅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

②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内容和图片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,不代表本网观点,本网不承担此类内容和图片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。

③ 本网内容和图片如有侵权,或有不符合事实,或影响到您利益,或其它任何问题,请及时告知,本站立即删除。谢谢监督 特别注意:本站所提供的摄影照片,插画,设计作品,如需使用,请与原作者联系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