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是汉族的元宵节,在这一天,丽江纳西族却过着一个完全不同的节日,叫“棒棒会”。丽江纳西族棒棒会也叫“弥勒会”或者“米拉会”,据传最早在丽江玉皇阁举行,当地喇嘛教徒朝庙念经,村民进香祭拜弥勒佛,后来渐渐演变成农具交易会,其中以用作斧头把、锄头把、锤子把等的木头棒棒最多,所以简称为“棒棒会”。纳西语中有一句话叫“达哇纳西努”,意思是一过年纳西人就忙疯了。年前疯狂采购年货,年中疯狂吃喝玩乐,到了正月十五,则意味着年过完了,大家开始忙着准备春耕,需要添置一些新农具,这就是丽江棒棒会的由来。
在云南的边缘城市丽江,住着一个热情好客的少数民族,那就是纳西族。十年前的丽江荒凉一片,十年后的现在,它却人潮汹涌,很多观光客闻名而至。可是很多游人欣赏到了丽江的美景,感受到了这的惬意,可是并没有了解纳西族人民神秘而盛大的节日。
束河棒棒会时间:每年正月十五。
束河棒棒会地点在丽江大研古城内,主要内容包括物资交易、花卉展销、宗教及民俗活动等。
束河棒棒会,在正月十五这天开始过元宵节之前,丽江纳西族在这天就有一个传统的节日,就是“棒棒会”。
棒棒会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“米拉会”,实质上是一个物资交流会。不过特别的是,这个物资交流会只交流花草,棍棒,竹竿,篾编品,而且一年只一次哦!
束河棒棒会传说:棒棒会有个古老的传说。传说古时候纳西族人们的最高统治者木土司想要实行土地改革,跟上改土归流的脚步,但是这样的改革并不适合这里的人民,于是纳西族的人们群起而反抗他们的土司。可是那时侯的纳西族人民都是老老实实的农民,他们只有耕作时的锄头棒子和竹竿木棍这些东西能做武器,这些淳朴的人民便举起这些棍棒对木氏土司家族进行示威和反抗,流传到后世,就形成了棒棒会的风俗。
正月十五棒棒会活动:每年的正月十五这天,聚居丽江的纳西族都会举行棒棒会。这天,男女老少都穿戴一新,一大早就赶往会场。现在的棒棒会比起以往更加丰富起来,有了花草树桩,还有人们自制的小弓箭,竹制的剑,新捆成的竹扫帚,篾签编的筐,背箩和簸箕。当然,最多的还是传统的斧头把,锤子把,锄头棒,拖把棍,吹火筒和各式的竹刷子,马笼头,鸡笼,犁,桶,耙。淳朴的纳西族人们还在这天买卖棺材板,似乎这个神奇的民族并不避讳提及死亡,让人们不得不佩服他们。
温馨提示:其实棒棒会实际上是一次为春天的农忙季节而准备的农具交流会,会上的竹具,铁具,木具与树草花卉似乎同时标志着春节活动的结束和春耕劳作的开始。这个独特的节日也是纳西族人民勤劳的体现之一吧!
逛丽江纳西族棒棒节,是无法快步走动的。人如潮水,花似海洋,慢慢地走,细细地看,每小时的速度是一百米。卖者怡然,买者欣然,共同沉浸在节日的快乐里。近年来,有关部门把棒棒节作为新春民俗旅游的项目,也使棒棒节一年比一年热闹。逛棒棒节,实在是赏心悦目呢。
当然,除了棒棒农具,花鸟鱼虫等,各式木雕、竹编、草编和小孩们爱玩的桃木兵器,以及冰糖葫芦、油炸土豆、鸡豆凉粉等等小吃在丽江纳西族棒棒会上也是必不可少的。
① 本文内容和图片为游客:“懒懒的QQ” 分享提供,内容和图片仅供学习、参阅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
②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内容和图片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,不代表本网观点,本网不承担此类内容和图片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。
③ 本网内容和图片如有侵权,或有不符合事实,或影响到您利益,或其它任何问题,请及时告知,本站立即删除。谢谢监督 特别注意:本站所提供的摄影照片,插画,设计作品,如需使用,请与原作者联系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