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坤宁宫北面的是御花园。御花园里有高耸的松柏、珍贵的花木山石和亭阁。御花园原名宫后苑,占地11000多平方米,占故宫面积百分之1.5。园内有建筑20余处。以钦安殿为中心,园林建筑采用主次相辅、左右对称的格局,布局紧凑、古典富丽。殿东北的堆秀山,为太湖石迭砌而成,上筑御景亭,名为万春亭和千秋亭的两座亭子,可以说是目前保存的古亭中最为华丽的。
①钦安殿
坐落于正中北面,是园中的主体建筑。它把花园分成东西两个部分,近二十座不同风格的殿宇轩斋大致建在东西两侧对称的位置上。只有绮丽小巧的亭台布于园中,因此钦安殿虽然东西有对称的建筑,但不能同时收入眼帘,从而在视觉上扩大了原本面积不大的花园。钦安殿殿基是以汉白玉石为材的须弥座,望柱和拦板上的龙凤图案是形态优美的明代雕刻。殿顶平坦,周围四脊环绕。殿内供奉道教的真武大帝。真武大帝是水神,所以每年立春、立夏、立秋、立冬等节令,皇帝到此拈香行礼,祈祷水神保佑皇宫,消灭火灾。
②堆秀山与御景亭
位于钦安殿东北,由各种形状的太湖石块堆砌而成的假山,依墙拔地而起,山高14米。这座假山是人工堆成,堆山匠师们称为"堆秀式",故称堆秀山。山前一对狮子石座上各有一石刻龙头,口喷水柱高达10余米,景象十分壮观。山下小路曲折盘旋通向山顶。山前正中有门,门内有洞,沿洞内石阶盘旋而上,也可到达山顶。山顶建有四角攒尖顶方亭一座,名御景亭。每年九月初九重阳节,清代帝后都要上堆秀山登高,到御景亭揽胜。
③绛雪轩与养性斋
绛雪轩位于御花园东南角,养性斋位于御花园西南角,两斋遥遥相对,造型高低不同,对称却不呆板。乾隆皇帝常到绛雪轩吟诗作赋。当时绛雪轩前有五株海棠树,每当花瓣飘落时,宛如红色雪花纷纷降下一般,遂将此轩名为绛雪轩。乾隆皇帝曾有"绛雪百年轩,五株峙禁园"的诗句。轩前琉璃花坛里有一簇极为罕见的太平花,这是晚清时西太后命人从河南移来栽种于此处的。养性斋是一座楼阁式藏书楼,末代皇帝博仪退位以后,曾聘请教师在这里教他学习英语和数学。
④象征四季的亭子
园内有万春亭、浮碧亭、千秋亭、澄瑞亭等名亭,分别象征春夏秋冬四季。
⑤花石子甬路
御花园的通道上,都有以各种颜色的小石子砌嵌而成的不同图案,共有900幅。这些独立内容的图案分别为人物、风景、花卉、建筑、飞禽、走兽。历史故事等等。
⑥古树
园内现存有古树一百六十多棵,多数在三百年以上,苍松翠柏,千姿百态,各领风骚。
在钦安殿前有一连理柏占居显位,树的二根分别位于故宫中轴线的两侧,于l米多高处合二为一,正值中轴线上方变为一棵。相传两树自动结伴,心往一处想,坚贞不屈,因而感动了上苍,使之融为一体,人们叫它连理树,象征纯真的爱情,因而引来了天下不少痴情男女与它相拥。
位于堆秀山东侧有一棵古柏,被封为“遮荫侯”。它在园中名气最大。此树高7.8米,树围0.9米。它虽貌不出众,所在的位置也不显赫,但怎么会得此殊荣呢?
相传有一年,乾隆下江南,天气很热,随从人等个个汗流浃背,惟有乾隆爽身惬意。回朝后,乾隆皇帝在园中游玩来到此树前,一太监奉承道:皇上去江南时此树枯萎。皇上一回来此树又茂盛起来了,看来是此树随皇上一同去了江南。乾隆一想,去江南的路上别人大汗淋淋,而自己却很凉爽,再听太监这么一说,想必此树暗中为我遮荫,不禁心中大喜,便赐封此古柏为“遮荫侯”。后来还为它题写了《柏树行》刻在碑上,碑就在树旁的搞藻堂西墙上。
园中的名贵古树还很多,如卧龙松、龙爪槐等,这些古树虽老态龙钟,但还枝繁叶茂,每天迎接着海内外广大游人。
① 本文内容和图片为游客:“同步呼吸” 分享提供,内容和图片仅供学习、参阅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
②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内容和图片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,不代表本网观点,本网不承担此类内容和图片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。
③ 本网内容和图片如有侵权,或有不符合事实,或影响到您利益,或其它任何问题,请及时告知,本站立即删除。谢谢监督 特别注意:本站所提供的摄影照片,插画,设计作品,如需使用,请与原作者联系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