兴安灵渠,与都江堰齐名的秦代水利工程,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。灵渠的伟大之处在于它沟通了漓江和湘江,使长江与珠江得以通航。自秦代至民国两千余年来,成了岭南和中原唯一交通孔道。
灵渠全长34公里,分为南渠和北渠,其中南渠全长33.15公里,分四段,大部分为喀斯特地貌,利用的是天然河道,人工只开挖了5公里;北渠的长度虽然只有4公里,但它却是连通湘江和漓江的航道。如今灵渠景区有俗称分水台,可谓是中流砥柱的铧嘴;用来拦蓄和提高水位,以便将水通过渠道引向漓江的灵渠的枢纽工程-大小天平;三将军墓、秦堤、飞来石、四贤祠等景致。整个景区古朴典雅,能充分体会“行尽灵渠路,兴安别有天”的意境。
秦堤
在兴安灵渠的南渠与湘江故道之间,筑于秦朝,用以防止南渠渠水泄入湘江故道,保护南渠不受洪水冲击。堤自分水塘至大湾陡,全长3150米。堤下1米多处开了“渠眼”,丰水期可排洪,枯水季节则溢出细流以灌溉农田。堤上古木成荫,构成七里长堤风景道。
飞来石
在秦堤之上,石高4米,周长20米,近正方形。石的上方,平坦如台,有级可登。平台上有两株桂花树裂石而出,亭亭玉立。飞来石石质成分与周边岩石相差巨大,独耸于湘江故道与南渠的二水之间,让人不得不对它的来历产生无限遐思。宋以来,历代诗文题刻凡11件,有“砥柱石”、“虬如”、“夜月潭辉”、《重修灵渠记》等。飞来石实为灵渠一大奇赏。
陡门
陡门是建筑在灵渠的南北渠中的一种通航设施。它的作用类似于现代的船闸,只是比现代船闸建造简陋,但操作则相当简便灵活。灵渠的陡门是最古老的船闸,是世界上最早的通航设施。也可谓是世界古代水利建筑的明珠、世界船闸之父。
兴安灵渠游览贴士
门票·开放时间
票价:40元/人(包含租船游览的费用)。
开放时间:每天8:30-17:30。
交通
1、从桂林汽车站乘坐“桂林—兴安”的快巴到兴安县城,每半小时一趟,票价10元。到县城后乘坐三轮车前往。
2、自驾车指南
柳州方向:在灵川下高速公路后,穿过灵川县城,往北行驶50公里左右即到兴安。
梧州、阳朔方向:经过桂林市区,沿中山路一直往北开,出市区后往湖南、灵川方向行驶57公里左右即到兴安县城。
湖南方向:在全州下高速公路,不要进全州县城,往桂林方向行驶60公里即到兴安。
① 本文内容和图片为游客:“雨露” 分享提供,内容和图片仅供学习、参阅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
②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内容和图片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,不代表本网观点,本网不承担此类内容和图片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。
③ 本网内容和图片如有侵权,或有不符合事实,或影响到您利益,或其它任何问题,请及时告知,本站立即删除。谢谢监督 特别注意:本站所提供的摄影照片,插画,设计作品,如需使用,请与原作者联系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